韶山学校自创办,已经历了八十多年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也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并亲自视察过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中外闻名的农村学校。
1921年秋,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为宗旨创办了韶山学校前身--毛氏族校,校址设在毛氏宗祠。1952年11月2日,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宇居同文梅清,带着家乡人民的期望,兴致勃勃地从韶山启程,9日下午抵达北京。第二天,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们。故旧重逢,倍感亲切。当毛宇居汇报家乡教育情况,说明此次来京任务后,毛泽东高兴地说:"这好哇!国家搞建设,需要各方面人才,人才从哪里来?靠发展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嘛!" 毛宇居点头称是。"学校建在什么地方?"毛泽东接着问。"张家山。"毛宇居回答。毛泽东一听说张家山便称赞道:"张家山那个地方好,空气新鲜,环境雅静,是最好读书的地方。小时候我就在那里放过牛哩!"并鼓励毛宇居:"贤者多劳,你是教书出身的,该多出点 力。""这个理所当然啰。" 毛宇居问:"我来京前,学校曾写过信给你,可能你没看到。""秘书这些人,就是怕麻烦我。"毛泽东接着问:"写什么名称好?""我们只办小学,写'湘潭县韶山小学'吧!"毛泽东提起笔来,突然又放下笔说:"为什么硬要叫小学呢?学校将来发展,可以办中学、大学嘛!还是叫'韶山学校'好。这样,不就一次写全了吗?"毛宇居恍然大悟,连声道好。毛泽东第二次提起笔来,首先写了张行书带草的,大概他认为,目前是小学,草字对学生影响不好,接着又写了一张正楷的,供家乡人民选择。毛宇居老人选择了后者,小心翼翼收好后,握手告别,带回了韶山。
1953年夏,新校舍竣工落成,"韶山学校"四个笔力雄浑、光辉夺目的大红字,镶嵌在校门上端,为学校历史增添了最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