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祖昌,1905年5月2日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在舅舅的接济下才得以进入村里的私塾读书,一年后因供养不起而辍学,他每天早起晚睡,跟着父母干农活、做家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七八岁时开始跟着村里的大人去萍乡...
查看更多+由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以引导民众放眼世界、改造中国为宗旨,虽然只存在了一个多月时间,但它精深的议论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无畏精神,影响了大批青年投身到救国革命事业中来。1919年4月,26岁的青年毛泽东结束“北漂”回到长沙,成为修业学校的...
查看更多+很多外地学员来韶山都会问韶山有什么美食,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韶山美食。韶山餐饮突出地方特色,着意推出毛泽东生前喜爱吃的土产菜肴。毛泽东一辈子钟情于粗粮糙米、乡菜土味。他进了北京城,当上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只吃普普通通的菜肴。1966年...
查看更多+师一附小的很多师生喜欢称毛泽东为“老校长”,因为1920年夏至1921年,毛泽东曾担任一师一附小的主事,全面主持学校的工作。党的一大以后,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活动,毛泽东推荐何叔衡担任主事,不过他还是继续在附小工作,直到1922年上半年才离开...
查看更多+毛泽东的成长经历、所受教育和所处社会环境,使他很早就有了对穷苦人生活的感知,年少时就产生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上饭的朴素愿望,立志为大多数中国穷苦人民谋得幸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决定改造中国和世界,打倒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查看更多+1944年,国民党军和日军在中南重镇湖南省衡阳市发生的一场会战,因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中国军队共17600余人,日军为5个师团加1个独立步兵旅团,共约11万...
查看更多+毛泽东有许多独特的习性,比如他一辈子都不用牙膏而用牙粉,并且是那种最普通的牙粉。到他去世,这种灰白色的牙粉还剩下不少。 他使用牙粉的习惯可能跟他少年时代在韶山老家的生活有关。韶山乡间,早就有用“牙粉”清洁口腔的做法。“牙粉”是一种“土特产...
查看更多+“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这首歌在抗日战争时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大家歌唱这首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首歌里的主人公是谁呢?大多数人都会回答王二小,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歌里的主人公并不...
查看更多+1927年秋天,在上井冈山途中,毛泽东目睹了部队无纪律的情形。行军路上,又饥又渴的战士们看见路边诱人成熟的红薯,毫不犹豫地连苗拔出,用袖子胡乱揩去泥巴便塞到了嘴里。 毛泽东看到后一路上思索,1927年10月24日早晨,他首次向部队宣布了三...
查看更多+达古冰川给红军长征岁月留下了印记,这里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达古冰山是红军长征时期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红军在达古冰山周围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其中得到了当地淳朴藏民的粮食和人力的支持,最终战胜了种种困难取得了伟大胜利,为长征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
查看更多+